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 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 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 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 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 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 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 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 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 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价值转化 实战为王丨2024瓦瑟全国加盟商培训火热开营!
- 物联网技术为农业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一键即可为农作物“降温退烧”
- 天下晨間新聞 美股終於收漲,安全了嗎?|天下雜誌
- 玻璃企业这就进入收尾状态了么?,经验交流
- 汉阴融媒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激活县域宣传新动能
- 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沼,為何盧布絕地反攻成為今年最強升值貨幣?|天下雜誌
- 阿杜:看总决赛时就已做决定 勇士失冠促进加盟
- “育儿账单”一年竟达20多万 集中在课外培训、旅游等方面
- 国家医保局: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
- 天下晨間新聞 美股終於收漲,安全了嗎?|天下雜誌
- 方便食品爆品来袭!和寨小酥肉砂锅面,创新产品,代理必备!
- 期盼30年的「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」,能給台灣哪些實質牛肉?|天下雜誌
- 俄军向乌克兰机器人投降时,人类战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丨军事
- 俄罗斯公布了益生菌等食品安全卫生标准
- 全国政协委员张懿宸:扫清政策障碍,让长期资金直接进入股权投资行业
- 二测来袭!《孤羊战纪》重返废土,战斗升级
- Taihan 完成韩国364.8兆瓦海上风电场出口电缆安装
- Netflix退訂數狂飆、亞馬遜外租倉庫!疫情好轉 誰笑不出來?|天下雜誌
- 男子无证酒驾送娃返厦报到 被拘留10天
-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“短视频创作与运营”湖北省选拔赛在潜开赛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