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 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 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 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 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 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 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 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 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 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聚焦社会治理,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第六次专题协商会丨时政周报
- 連印度股市都要超越香港了?|天下雜誌
- 天下晨間新聞 聯電ADR大漲|紅海情勢更新|天下雜誌
- 全国版 “两证合一”正式启动 厦门试行两年4.4万家企业受惠
- 我国科学家发现大豆种子油蛋比调控关键基因
- 广东“三新”施肥技术专家谈:蜜柚施肥不当,易出肥害!
- 东旭光电6代0.4mm玻璃基板量产,可供货国内所有LTPS制程面板线,企业新闻
- 潮州优质荔枝一图购!2025广东荔枝采购地图正式上线
-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
- 巴特勒0.1秒绝杀砍40+11 林书豪伤停篮网负公牛
- 汉阴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一例高龄重度畸形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
- 分析玉米蛋白粉酶法修饰产物抗氧化及质量特性(三)
-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
- 曝NVIDIA RTX 5090 D V2显卡将于8月12日在中国独家首发
- 汉阴公安交警:安全宣传入银行 声声交通平安行
- 双德接棒邓肯初见成效 伦纳德进步神速配称领袖
- 孕前饮食清淡素菜做法窍门
- 全福八宝粥,抢占中秋,礼盒市场!爆款礼盒,让利经销商!
- 文博游受青睐 亲子家庭成主力
- 泉州首个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项目动工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